在大中路的尽头矗立的是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”。这座碑是在2007年为纪念西南联合大学建校70周年,由我校历史系77级校友捐资,按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原址的纪念碑复制而成的。
1937 年7 月,南开大学惨遭日寇炮火轰炸,被迫南迁,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,翌年南迁昆明,成立了举世闻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,共同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绚烂的篇章。如果有人问,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所,那么目前为止,答案只有一个,国立西南联合大学。历经两次南迁的西南联大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,秉持“刚毅坚卓”校训,“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,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”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复兴雪耻的人才,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,6位两弹一星元勋,8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。这个数字在世界教育史上堪称一个奇迹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在三校即将北返复校之际,为纪念这段珍贵历史,联大师生在校址上树立了西南联大纪念碑,“以此石,象坚节,纪嘉庆,告来哲”。这座纪念碑,碑座为圆拱形,高约5 米,宽约2.7 米,碑身嵌在其中。碑文由西南联大教授冯友兰撰写、闻一多篆刻、罗庸手书,享有“三绝碑”的美誉。
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碑阴,镌刻着“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”,这份名录向世人讲述了联大师生强烈的家国情怀,鲜明表达出西南联大全体师生对于抗战期间投笔从戎的1100 多名师生的崇高敬意。这是西南联大价值观中“爱国”的集中体现,并成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的“一绝”。
2017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回信指出:“抗战时期,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奔赴沙场,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、奉献的精神内涵。如今,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,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,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。”南开大学师生也将继承发扬西南联大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,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,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,矢志爱国奋斗,坚持南开道路,坚定南开自信,扎根中国大地,建设一流大学。